行业新闻

爱赢体育APP下载倾听历史回响 追寻泽雅纸山的红色故事!

2023-05-02 12:40:2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洞头山是泽雅镇垟坑村北面的一座山,与石榜山隔溪相对,山中原有一座茅草屋,人称“厂址”, 住着一户苏姓人家。

  1945年,地下党组织在这里建立了交通联络站,吴荣膺、孙明津等游击队负责人经常带游 击队员到这里来。

  1948年3月,永嘉县委驻纸山泽雅的石榜山将军岩,曾绍文和吴荣膺、孙明津等走遍家家 户户,发动群众抵抗抓壮丁,召开群众大会,成立“抗税、抗粮、抗租”团。此段时间,石榜 山联络站和洞头山联络站经常互通联系,据石榜山联络站的胡金妙回忆,他多次送信给洞头山联络站, 虽说石榜山跟洞头山仅一溪之隔,但爬山走羊场小道需要二、三个小时,胡金妙经常晚上从石榜山下 山,又从洞头山上山,回来时,为了避免岗哨的盘查,不能走同一条路,要从西面翻过洞头山下来。

  据垟坑村现年90多岁,有着68年党龄的周和英老人回忆,洞头山联络站的苏家三兄弟经常送 信到石榜山和龙头、林岸等地方,老大苏迪娒走石榜山这条比较难走的线,老二、老三走龙头和林岸 线,因为从洞头山到龙头、林岸,路虽长,但比起石榜山来,路平,好走。有一次,吴荣膺交给吴迪 娒一封密件,要他送给石榜山联络站的曾绍文。苏迪娒把密件用针线缝到自己的裤裆里,那时候穷人的裤子都是补丁,另外,穿的都是“本装裤”,裤裆很大,密件缝进裤裆很难让人发现。到了天黑, 苏迪娒沿长满杂草的小路慢慢下山,大约走了半里山路,缝着密件的裤裆不小心被荆棘扎破了,密件 的一角也从破洞里露了出来,怎么办呢?苏迪娒非常着急,想了好久,想不出好办法,还好,下山的 路晚上没人走,他只好用手提着破了裤裆的裤子,按住藏着密件的地方,一步一步挨下山,这时天也亮了。

  不巧的是,天亮往石榜山赶路,在上石榜山的路上遇到了敌人的岗哨。苏迪娒非常紧张,急中生智, 用一只手按住裤裆里的密件,装着要小便的样子,往岗哨旁边的杂草里走去,那两个岗哨以为他去小 便,也没有问什么,苏迪娒在杂草边站了一会儿,又装着小便完了,慢慢地走出杂草,慢慢地离开岗 哨,避开了敌人的盘问,等那两个岗哨看不到其人时,苏迪娒干脆从裤裆里拿出密件,放到衣袋里, 然后,三脚并做两步,飞快地往石榜山联络站跑去,最后顺利地把密件送到县委书记曾绍文的手里。

  后来知道,这封密件是地下党联系纸山周边各村“抗税、抗粮、抗租”的计划,密件送到后不久, 地下党组织经过研究,石榜山、洞头山周边各村,我党组织的村民“抗税、抗粮、抗租”迅速展开, 一些对抗“抗税、抗粮、抗租”的顽固地主、恶霸,被抓到洞头山联络站进行思想教育,个别顽固不 化分子,被就地。

  温州和平解放前夕,驻扎在洞头山地下交通联络站的游击队员逐渐撤离,洞头山地下交通站完成 了历史使命,但当年发生在洞头山的革命故事却一直在纸山民间传颂着……

  林岸村对面的山上,有一个叫“茶叶坳” 的山坳,因盛产茶叶而得名。山坳里曾经有两 座房子,村民林日松一家原先住在这里,上世 纪七十年代才搬到村中居住。

  “茶叶坳”住地偏僻,行人稀少,有小路 可通邻村黄山、下庵、石桥等地,便于应急时 人员疏散。温州解放前夕,这里成了浙南 地下党活动的地方。浙南游击队吴荣膺、孙明津等领导人带领游击队多次驻扎在“茶叶坳”, 开展游击活动。林日松一家人经常为游击队送 信、送情报,成了游击队忠实的地下交通员。 在林家人的影响下,1945年,包括林家老大 林日旺在内,村民林日珍、林大奶、林宝明等 相继加入了中国,不久,在“茶叶坳” 成立了呈岸村支部。

  事隔70年,我们在村中找到林日松老人 的家。这是一处低矮石墙围成的院落,屋顶冒出的汩汩炊烟,告知我们,老人正在家里。 进到院子里还未敲门,门便自行打开,门槛里 迈出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红光满面,笑眯眯 的招呼我们:“进来歇会儿吧,屋里喝点热 水。”“您怎么知道有人来了?”我不解地问, 刚才我们怕打扰房屋主人,还特意轻脚缓步的 走进来,“呵呵,你们还没到,我就听见动静了, 山里人耳朵好使。”老人说话总是带着微笑。

  说起游击队,现年85岁的林日松老人, 有很多的话题。他对我们说,当年游击队驻扎在“茶叶坳”时,队伍中有男的,有女的,队员们都比较年轻,相当活跃,而且一住就是两 三天,还经常帮助家里人干活,游击队领导态 度和蔼,经常和队员们说说笑笑。

  老人说:“地下党的同志为了安全起见, 他们在我家往往是昼伏夜出,晚上才出去工 作,而且要专门走一些行人稀少的僻静小道, 因此,我们常常要为他们带路。我家不远有一 个山洞,可容纳200多人,游击队为了躲避 军队的搜捕,经常吃住在山洞里”。

  林日松老人记忆犹新,他说,1948年2 月的一天,某部得知游击队驻扎在“茶 叶坳”的消息,派出一队清剿兵来到呈岸村, 遇到村民林金岩,便强迫林金岩为其带路,妄 想进山剿灭游击队,林金岩冒着生命危险,机 智地带着清剿兵在“茶叶坳”山中与敌人周旋, 来来走了好几个钟头,没有让清剿兵接近 游击队的驻地,最后这些清剿兵筋疲力 尽,始终没有见到游击队的影子,只得灰溜溜 地回去了。

  老人思维敏捷,说起往事如数家珍:“游 击队员除了在‘茶叶坳’休整外,还经常开展 斗争恶霸地主等活动。有一次,吴荣膺、孙明 津带着几个游击队员在外村抓捕到3个杀害 革命人士的凶手,当天晚上经过审问,后被就 地在‘茶叶坳’外的山上”……

  林日松老人的故事听得我们入了迷。老 人边说边迈出家门,指着对岸的高山给我们介 绍,那就是“茶叶坳”!

  三马路自然村,因村后的一条山路而得名。据说此山路可以 三匹马并排通过,便取名为“三马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 期,路途中的“分水城”、“马鞍岩”、“宋坑”、“三马路” 等地,都建有地下游击队的联络站。

  《瓯海党史资料》记载:“1937年,闽浙边临时省委 书记刘英亲自带领省委机关和教导团短枪队开辟纸山革命工作, 往返于平阳、瑞安和泽雅纸山,先后派遣省委联络员吴荣膺、程 美兴带一支部队和以姜克清任队长、张金发为指导员的短枪队, 在三马路、仙宅山等地,演讲抗日救国道理,发动群众参加抗日 救国运动。”

  林崇木老人现年72岁,原住三马路自然村,当年,他的家 就是地下游击队的联络站。温州解放前夕,游击队经常驻扎在他 的家里,领导人吴荣膺、程美兴等还经常在村后的“金竹坦”开 会,父亲吴银巧为他们放哨、带路、送情报,平时,由母亲为游 击队烧饭。老人说:“据父亲回忆,有一次,父亲为游击队送情 报,他把情报放在口袋里,晚上9点钟从家里出发,半夜的时候, 到了雄溪的分水城,遇到正在盘查的官兵,情急之下,父 亲把情报放在嘴里嚼碎,吞进了肚子,盘查的官兵没有搜 查到什么。放父亲过去,父亲来到了分水城联络站后,凭着记忆 口述情报内容,使情报顺利送达,得到了游击队领导的称赞。”

  林崇木老人带我们来到三马路自然村,说是自然村,其实只 有一座房子,当年的游击队就驻扎在这座房子里。可惜的是,因 时间久远,老房子已经改建,房子边,游击队们来来往往的羊肠 小道,也已修建成为村间公路,后山游击队开会的“金竹坦”早 不见踪影,只是,热心的老人仍滔滔不绝的讲述着从他父亲口中 得知的游击队故事,那一个个故事,通过老人之口,为我们再现 了70年前的一幕幕动人情景。

  潘庄,原有100多户人家,700多人,现 留在村子里居住的仅60多人。这个小小的村庄, 解放初期的一段时间里,却是远近闻名的“潘庄乡公所”所在地。

  1949年5月,温州解放,老百姓欢欣鼓舞, 敲锣打鼓,在潘庄村陈氏祠堂大门上,“永嘉县 藤桥区潘庄乡人民政府”的牌子被高高挂了起来。

  据村中现年76岁的潘锡云老人回忆,当时的潘庄乡,管辖11个行政村,20多位乡干部吃、 住都在祠堂里,一个月的补贴仅8公斤大米,又 因刚刚解放,地方上的反动势力比较猖獗,乡政府的工作经常遭到骚扰,但是大家的热情都非常 高,特别是土地改革时期,斗地主,分田地,运动在境内各村轰轰烈烈地展开。

  潘锡云老人当过兵,退伍后,分配到泽雅供 销社工作,十几年前退休回到老家居住。他详细 地给我们讲述了当年土改运动时的情形。

  “土改开始时,乡里派工作队下村,潘庄乡 管辖下的各村都进驻了土改工作队,下乡的工作 队先是宣传土改工作口号,宣传的方式有演讲、 打铜锣、贴标语等,接下来,分头串联,找贫雇 农谈话,集合土改工作积极分子,组织贫雇农小组,让小组成员再分头串联,然后,将串联来的 人组织起来开会,讨论如何开展斗争,并成立贫 农小组为领导核心,召开大会成立农会,开展土改斗争,在斗争中考察积极分子,将最有斗争性 和最有土改工作办法的积极分子吸收入党,最后, 召开庆祝大会和总结大会”。老人记忆犹新,他 说,村里的祠堂面积很小,当时,乡里召开大会, 都要在村前的“潘庄宫”里。开会时,红旗招展, 锣鼓喧天,几百号人,挤在“宫”里,人头攒动,“宫” 前的戏台就是主席台,坐的凳子不够,工作人员 都从村里挨家挨户去借,有时候,还有乡里组织“文 宣队”在“宫”里演出,村民们欢天喜地,村子里, 就像过年过节一样。

  听了潘锡云老人的介绍,在村委会主任阮 良寿的带路下,我们来到潘庄村当年最热闹的地 方———“潘庄宫”。

  这是一座由两进两轩间组成的房子,房子四面的墙壁都用山石垒就,房子中间是一个方形的 天井,天井中,那一片片的方石块上,已布满了 墨绿的青苔,天井前是戏台,戏台上积着厚厚的 灰尘,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风雨沧桑的历史。两旁的柱子上写满了楹联,由于时间久远,楹联的字迹已斑驳不堪,无法辨认。

  “潘氏大屋”是潘庄村一座已有200多年历 史的古屋。二厢三合院式木结构古建筑,据说, 屋主人曾是清光绪年间的进士。

  大屋建在村中的坡地边上,屋里的木雕、石雕、 砖雕精美细致,屋脊吻兽造型别致,门窗上画着 的花纹及人物虽已部分脱落,但仍然依稀可辨。大屋正中间房子上方,黑黑的木梁上悬挂着一个 特制的铜牌,特别醒目,铜牌上,“潘庄剿匪战 斗旧址”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好像在述说着当 年发生在这里的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1950年, 全国刚刚解放,温州的部分反动残余力量, 在人民的不断追逐下,狼狈不堪地逃到了偏僻的潘庄村,并以“潘氏大屋”为驻地,自称“东 南救国军第一支队”,幻想伺机进行反攻。

  时任温州军分区梧埏区中队长的吴永斌,出身潘庄,对潘庄村的地形比较熟悉,因此,奉温州军分区大队的命令,带了3名中队战士回潘庄老家,以假投降的方式,取得了“东南救国 军第一支队”的信任,打入“支队”内部。吴永 斌“投降”的当天,温州军分区梧埏区中队、三 溪区中队、藤桥区中队和军分区侦察班及军分区 城郊大队,兵分三路奔赴潘庄村,埋伏在“潘氏 大屋”外面。当“东南救国军第一支队”支 队长带领他们的“队员”,迎接来“投降”的吴 永斌等人时,吴永斌即按预先规定的信号吹响了 三声哨子,埋伏在外的温州军分区战士一拥而上, 将整座“潘氏大屋”团团包围起来。

  “缴枪不杀”!“缴枪不杀”!口号声响 彻整个山村,“东南救国军第一支队”部分 “队员”负偶反抗,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枪战,在 短短5分钟时间里,温州军分区战士共击毙“东 南救国军”队员3人,活捉15人。此后,军 分区大队以“潘氏大屋”为据点,驻扎在潘庄村, 继续剿灭周边剩余的反动残余力量,经过 3个多月时间,号称“东南救国军第一支队” 的反动武装,被全部歼灭。

  在村民周金煜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村里的一块空地上。周金煜介绍,眼前这块区域, 曾是村里一块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大草坦,绿草如茵,十分平整,村人称为下宅坦, 也有人叫晒谷坦。

  70年前的5月7日,浙南游击纵队主力部队、民兵等在这里集结,而后分别经 从岩角山岭、天长岭、宝昌岭三路,叩开温州解放之门。

  【 泽雅镇周岙村村民周金煜:当时景德寺就在前面这里,跟这里大概差距是两三 公里,这里后面(部队)在周岙这个地方集中之后,以泰山压顶之势逼着他(叶芳) 和平谈判。】

  如今的下宅坦上已建起了房屋,但发生在周岙的这段革命记忆,仍深深烙刻在村 民心中,一代传一代。周岙三面环山,山峦的起伏险要,是一道天然屏障。周岙也因 此成为革命时期的红色堡垒。1949年4月下旬,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命令各支队于 5月2日前向周岙集结,待命进占温州。4月30日,浙南地委机关和纵队警卫大 队抵达周岙,一、二、三支队及独立大队先后到达,一时间,周岙村到处是部队战士。75岁的退休教师周岳云家与下宅坦仅一路之隔,他时常听长辈讲述当时的情形。

  【 泽雅镇周岙村村民 周岳云:听别人反映,前几天有的是从永嘉枫林那边有几 支部队过来,有的听说是从瑞安那边也有过来、平阳那边也有,还有我们西岸的民兵, 5月7日前的一个星期内,部队陆陆续续集中周岙,进行集训。】

  部队到达后,周岙村民全体出动,帮着部队筹粮,组织人员运送弹药,组织担架队, 各家各户安排部队住宿,烧水、做饭,全力支援解放温州。现已87岁高龄的周友良, 还清晰地记着当时的情景。【采访 泽雅镇周岙村村民周良友:我那时候是孩子,茶喝完、 水不够了,一帮孩子一块儿去水井旁,舀水、一起挑水。】

  泽雅北林垟,有一座山叫大寨山。有人说,很早以前,山顶有一个很大的山寨,因此, 山,被叫成大寨山。大寨山的后面有一个村庄,因位于山的后面,便取名为山后村。

  宋朝的苏轼曾在《于潜僧绿筠轩》中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多少年来,满坡的翠竹加上村民们熟练的编制竹簟手艺,使山后村民的生活有了保障。如今,编竹簟的人少了,遍地茂盛的竹林却给古村增添了极尽自然的美景。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董必武曾这样 描述过竹子。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也予竹以人格化,竹子,那笑迎风霜雪雨的坚 强品格,那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给人留下了完美的形象。

  我们了解到,在温州解放前夕,山后村里正有一批像竹子一样,“枝条楚楚耐严霜” 的村民,在之下,先后加入了中国。1947年,全村就有员28名, 是整个泽雅山区员最多的村子。

  当年曾任支部书记,现已91岁高龄的陈贤庆老人告诉我们,老人的家,位于水 坑底(水坑底:山后村地名)的竹林间,曾是浙南游击纵队的联络站,游击队领导人吴荣膺、孙明聿等经常带领游击队在这里活动,老人多次为游击队送信、送情报。老人说,在他家里,还曾办过游击队的服装加工厂,当时,几十个游击队员,27架缝纫机, 日夜为游击队加工服装。老人自豪地说:“除服装加工厂外,在温州解放前夕,游击 队还曾在水坑底印刷过宣传单,分发、张贴于温州城区呢”!

  掩映在浓密竹林里的水坑底古宅———当年游击队的联络站,因时间久远,现已 坍塌,但那石垒的外墙,历尽风霜雨雪,依然高高的挺立着,仿佛在述说着曾经发生 在这里的一个个跌宕起伏的动人故事。

  郑家山村原有户籍人口900 多人,260多户,现常住村里仅 80多人,分布在:郑家山、笼头、 驮塘、烂烘、牛墩塘、鲤鱼脊、 郑坑等七个自然村里。

  郑家山是一个红色的村庄, 温州解放前夕,浙南游击纵队在 浙江省委联络员吴荣膺的带领下,经常在郑家山村一带进行 地下活动,笼头、驮塘、牛墩塘 等自然村分别都组建了游击队的联络站。

  我们访问了村里现年78岁的郑老伯。郑老伯对当年游击队的活动了解很多,他对我们说:“笼头自然村吴文兄(已故)是我的岳父,当年岳父家作为游击队的联 络站,吴荣膺经常住在他家里, 岳父也成了联络站的一名游击队 联络员,经常为游记队送信、送情报。跟岳父一起为游击队送情报的还有村里的 周恩宝、阿福等人。”

  郑老伯告诉我们,郑家山村至今还流传着周恩宝为游击队送情报的一个线年夏日的一天,周恩宝和另一名游击队 联络员从瑞安湖岭接受任务回来,他们身上带着 游击队的活动经费,要从湖岭送往笼头自然村, 半路上遇到兵的搜查,同伴被抓住杀害了, 周恩宝侥幸逃了回来,可是,游击队的活动经费 被抢走了,怎么办呢?游击队没有了活动经费, 连吃饭也成了问题。周恩宝毫无顾忌地杀掉了自己家的一只200多斤的大肥猪,解决了游击队的 暂时困难,得到了游击队领导的表扬。此后,周 恩宝为游击队杀猪的经过便被乡民们传为美谈。

  在笼头村吴文兄的联络站里,村民陈仕福、 郑德洪、周恩宝、吴文兄先后加入了中国, 成为郑家山村最早的中国党员。

  说话间,郑老伯非常热心,自告奋勇要带我们到笼头自然村的游击队联络站旧址看看。

  于是,我们在郑老伯的带路下,从郑家山自然村开始,沿着当年游击队走过的村间小路,徒 步半个多小时来到了笼头自然村。站在笼头村口, 我们抬头望去,高大的树丛笼罩着仅四、五座木结构的旧房子,微风中,树枝轻轻晃动,树和树 之间的空隙里,偶尔露出了几爿青瓦铺就的屋脊, 屋脊上方,飘渺朦胧的薄雾,给古村增添了几分 静寂和神秘之感。

  游击队联络站旧址,当年笼头村吴文兄的房 子,位于村子的最上方,房子的四周都被大树遮 掩住了,房子的边上有几条小道从树丛中延伸出 去,可以走出村外。这是一个既隐蔽又适宜人员 疏散的地方,因此成了游击队最好的活动场所。

  郑老伯热情地指着岳父家的房子,给我们介 绍起当年游击队的驻扎情况:轩间是游击队员的 餐厅;正间为游击队员住所;中间为游击队员开 会的地方……

  此时,我站在笼头游击队联络站旧址上,细心地听着老人的讲解,我的眼前出现了一队队游击队员,他们正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聆听着 游击队领导的讲话,他们的精神是那么的饱满, 他们的纪律是那么的严密。我情不自禁的抚摸着 石垒的旧址外墙,感受着当年的情景,我的耳边 仿佛传来了雄壮、嘹亮的《游击队队歌》:“我 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西风岩头”,一直以来人迹稀少,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本该寂寂无闻,然而,这里却有一个值得自豪的故事,见证了村庄荣耀和辉煌的历史。现年70多岁的林云发老人对我们说:“1949年,温州城解放前夕,‘西风岩头’作为浙南游击纵队的据点,在领导人白正会的带领下,游击队曾多次在村中秘密活动,召开会议。一段时间,村里还曾办过游击队的服装加工厂。”

  老人说,当年,20多台缝纫机摆满了整座屋子,“哒哒哒”的声音日夜不断的从屋子里传出,游击队员们来来往往,制服装的棉布,通过秘密渠道,从温州市区运过来,服装做好后,又从这里挑出去,发给各地的游击队,因此,整个村子都在忙碌着。但处于密密的竹林之间屋子,因地形偏僻,始终没有被人发现。

  老人见我们询问当年的情况,非常热情,要带我们去看看游击队曾活动过的地方。

  随着老人手指的方向,一条狭窄的山路,蜿蜒曲折,向竹林间延伸着,小路上满是竹子的落叶,阴湿的路面,人踩在竹叶上,一步一滑,很难想象当年做游击队服装的棉布是怎样运进来的。

  因住地偏僻,这里的人们,早几年就在村外建了新房,搬到新的地方居住了。当年的房子已经坍塌,几段石垒的墙壁长满了青苔,屋址上,满是生长着的竹子、杂草。眼前,零乱倾覆的断壁颓垣、旧墙残瓦,显露出一副凄败衰微的形态,冷漠地透露出悲怆的气息,似乎带着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留恋,悄无声息地留驻在原来的地方,慢慢地咀嚼着过去的风华。爱赢体育平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