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焦裕禄人物雕像鉴赏;感受爱赢体育平台历史文化气息领略雕塑魅力

2023-05-31 14:42:0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焦裕禄曾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定要亲自实践,掌握第一手资料。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到底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才能将事情完成的更好。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革命烈士。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于山东省博山县崮山乡北崮山村的一个贫苦家庭,7岁上学, 学习刻苦认真,考试成绩总在前几名。1932年,家乡遭遇灾荒,家境十分贫困,11岁的焦裕禄被迫退学,他除了在家种地外,农闲时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主要是卖菜卖油,在古山桥卖锅饼,跟随穷乡亲推着独轮小车,运煤卖煤,还到煤窑做工。1939年,其父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逼死,焦裕禄本人也被虏去辽宁抚顺做苦工。

  1941年,焦裕禄设法逃出,流落至江苏宿迁。1943年,他逃荒到宿迁县城东15里双茶棚村,给地主胡泰荣家当了两年雇工,住在地主一头是猪窝、一头是牛草的小棚里。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

  通过一年的艰苦奋战,兰考的除三害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总结除三害的工作时,焦裕禄作了明确透彻的总结。治沙:沙区没有林,有地不养人,这是基本情况;有林就有粮,没林饿断肠,这是重要性;以林促农,以农养林,农林相依,密切配合,这是方针;造林防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三管齐下,效果良好,这是方法。

  治水:兰考地形复杂、坡洼相连,河系紊乱,这是客观情况;以排为主,灌、滞、涝、改兼施,这是方针;舍少救多,舍坏救好,充分协商,互为有利,上下游兼顾,不使水害搬家,这是政策;夏秋两季观察,冬春干燥治理,再观察再治理,观察治理相结合,这是方法。治碱:分清轻重,区别对待,这是方针;翻淤压碱,开沟淋碱,打埂躲碱,台田试种,引进耐碱作物,这是方法。为了解三害,起风沙时,焦裕禄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下大雨时,他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

  他所开创的水利工程,经后来引黄淤灌,最终让二十多万亩盐碱地变为良田。在农民的草庵、牛棚,焦裕禄总结出治理风沙的办法:贴膏药、扎针。所谓贴膏药,就是把淤泥翻上来压住沙丘。焦裕禄看到农民这种做法效果很好,就在全县推广。所谓扎针,就是大规模栽种泡桐。焦裕禄了解到,兰考有三宝:泡桐、花生和大枣。他对泡爱赢体育平台桐特别重视,这种树能在沙窝生长,长得又快,五六年就能长成大树,既能挡风又能压沙。

  并且泡桐年年生根发新苗,可以陆续移栽,不用多投资。成林之后,旱天能散发水分,涝天又能吸收水分,可以林粮间作,以林保粮。焦裕禄针对种树被毁坏,不好管理,老百姓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制度:确定林权,订立护林公约,设立奖罚制度,定期检查,各公社、各大队设护林主任、护林员。并大建育苗场。焦裕禄描述希望,提振士气,凝聚人心,全兰考总动员,人人种树,泡桐遂蔚然成林。

  有些人难以忘怀,并不是因为舍不得,只是因为不想让那些记忆从自己走过的岁月里遗忘,所以我们便需要记录下来,提醒自己,时刻铭记。

  1、大苦仇深,渴望翻身:在那暗无天日的旧社会,焦裕禄的家庭和广大劳动人民一样,深受帝、官、封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焦裕禄十几岁时,日本鬼子侵占了山东博山。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被迫到黑山煤窑当小工。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重活,得到的仅仅是一点橡子面,别说是养家糊口,连自己的肚子也填不饱。焦裕禄的父亲因无钱还债,被地主活活逼死。眼泪未干,焦裕禄又被日本鬼子抓到抚顺的一个煤窑作苦工。在日本鬼子、汉奸的刺刀威逼下,他每天在煤窑里干十五个小时以上的苦工,和焦裕禄同志住在一个工棚的二十三个人中,两三个月里,就有十七人被折磨死去。

  每当工友们不幸死亡的时候,焦裕禄的心比针剌还要难受。他不忍受日寇的非人折磨,和工友一道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冒着生命危险逃出了虎口。焦裕禄逃出了虎口,又掉进了人间狼穴。他逃荒要饭跑到江苏宿迂县,不得不给一个姓胡的地主当长工。焦裕禄进一步受到了残酷折磨,甚至在他生病的时候,地主还逼他干活。这阶级仇、民族恨,在焦裕禄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1945年,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焦裕禄的家乡解放了。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抱着要翻身、求解放的强烈愿望回到了家乡。

  2、严于律己:焦裕禄说:新干部不参加劳动,就不能明确树立阶级观点、群众观点;老干部长期不参加劳动思想就要起变化,要变颜色。焦裕禄身体力行,无论工作多忙,总是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他经常开襟解怀,卷起裤腿和群众一起干活,群众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他经常和群众一起翻地、封沙丘、种泡桐、挖河渠……,就在县委决定他住院治疗的前几天,他还挥舞铁掀在红庙公社葡萄架大队,和群众一起劳动。因此,他经常要求下乡的干部一要带毛主席著作,二要带劳动工具和行李。

  3、严管子女:焦裕禄还经常教育子女做脏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穿衣要朴素,生活要节俭。有一次,焦裕禄发现大儿子去看戏,问道:戏票哪来的?孩子说:收票叔叔向我要票,我说没有。叔叔问我是谁?我说焦书记是我爸爸,收票叔叔没有收票就让我进去了。焦裕禄听了非常生气,当即把一家人叫来训了一顿,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

  4、关心群众:有一天,焦裕禄冒着风雪,忍着剧烈的肝痛,一连走访了九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群众。但是,却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他来到梁孙庄梁俊才的家里,老大爷卧床不起,老大娘双目失明。老大爷问:你是谁呀?大雪天来干啥?焦裕禄同志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老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还是党好,社会主义好。

  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出类拔萃的人物,而每一位杰出人物又都会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从而让他超越时代、流芳后世。焦裕禄就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之一。焦裕禄不仅属于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还属于今天和未来。他留下的“焦裕禄精神”,既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创造,已经融入到民族精神的代代传承之中。

  他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美好,历史让他担负了注定要失败的责任他开始了他一生最为壮丽的事业,他谱写了他一生中最为高亢的篇章,他燃烧了他一生中最为光辉的岁月。他是我们的骄傲,使我们的榜样,他身上体现出的“领头羊”精神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人民也更加迫切需要千千万万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领头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搜索